生酮飲食,一種以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攝入為特色的飲食法,目的在促使身體進入酮症狀態,促使身體燃燒脂肪並幫助減重。吸引了眾多追求健康和減重的人。然而,就像任何飲食方法一樣,生酮飲食並非完美的。本文將深入探討生酮飲食的適應範圍與風險,指出哪些人群可能需要避免這種飲食模式,以及實施生酮飲食可能遇到的常見副作用。
生酮飲食概述
生酮飲食是一種以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為核心特色的飲食方式。透過嚴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身體會逐漸轉換代謝模式,從依賴葡萄糖轉而利用脂肪作為主要能源,並經由肝臟代謝產生酮體以供能。這種代謝方式被認為有助於體重管理,還可能幫助血糖穩定,另外,生酮飲食最初也以治療癲癇聞名。
然而,雖然生酮飲食在特定人群中展現出顯著效果,但並非適合所有人長期採行。在實施過程中仍需根據個人健康狀況與需求進行調整,並建議在專業醫療或營養人員的指導下執行,以確保營養均衡與安全。

不適合生酮飲食的 6 大族群
由於生酮飲食的特殊飲食結構和潛在的健康風險,它並不適合所有人群。以下是一些不適合生酮飲食的情況或人群:
糖尿病患者
特別是 1 型糖尿病患者,由於生酮飲食會影響血糖和胰島素的平衡,需要在醫生的監督下嚴格管理。
肝臟或腎臟疾病患者
高脂肪和高蛋白質的飲食可能增加這些器官的負擔,加重病情。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
在這些生理階段,對於營養的需求較高,嚴格的飲食限制可能會影響母親和嬰兒的健康。
消化系統問題
低纖維飲食可能引發便秘等消化問題,對於已有腸胃問題的人不利。
兒童和青少年
由於生長和發育的需求,這些年齡段的人需要均衡的營養,生酮飲食可能導致營養不良。
心血管疾病患者
生酮飲食因含有大量油脂,可能造成心肌梗塞。
生酮飲食可能的 5 大副作用
雖然生酮飲食被認為在體重管理上有一定效果,但在實施過程中,身體可能會出現一些不適反應。了解這些常見副作用,有助於提前準備並採取對應措施,讓生酮飲食更安全順利。
營養不均衡
由於限制了多種食物群組,特別是水果和穀物,可能導致營養攝取不足,如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缺乏。
酮流感
開始生酮飲食時,許多人會經歷短暫的不適症狀,包括頭痛、疲勞、易怒和腸胃不適,這些被稱為酮流感。
消化問題
低纖維攝取可能導致便秘或其他消化問題。適當補充纖維和水分對於避免這些問題十分重要。
心血管風險
對於某些人群,特別是已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個體,高脂肪攝入可能增加血脂異常的風險。
肝腎負擔
由於蛋白質和脂肪的代謝需要肝臟和腎臟參與,高蛋白質或高脂肪飲食可能增加這些器官的負擔,對已有肝腎疾病的人特別不利。
喜歡吃甜點還適合生酮飲食嗎?
其實生酮飲食並非完全拒絕甜食,要掌握幾個原則,也能安心解饞:
- 選對甜味劑 : 可選擇熱量較低、不易對血糖造成劇烈波動的甜味劑,像是赤藻糖醇就是一個常用於生酮飲食的甜味選項。
- 控制碳水總量 : 生酮的關鍵是每日碳水限制,進食前養成查看營養標示的習慣,避免無意間超標。
- 選擇專門設計的食品 : 若想吃麵包、蛋糕、餅乾等,建議挑選專門為需要控醣人士設計的減醣、無糖的食品,避免傳統甜食,容易一小口就造成碳水爆表。
不過,這類適合生酮飲食者的甜點通常價格較高、取得不易,因此仍需依照個人對食物的需求、便利性與心理壓力來衡量適合的飲食法。若因過度限制造成壓力,反而可能導致反彈。
5 大方法減緩酮流感
酮流感通常會在開始生酮飲食一到兩周後消失,若不適持續更久或症狀強烈,建議可尋求醫生協助。底下針對一般人開始進行生酮飲食時,可能經歷的不舒服,提供一些方法幫助解緩不適。
多喝水
進入生酮後,肝醣被消耗,伴隨大量水分流失,容易造成脫水。保持充足飲水有助於減輕不適。
補充電解質
水分排出時,電解質也隨之流失。適度增加鹽分,或補充含電解質的飲品,可幫助緩解肌肉痙攣與疲勞感。
補充熱量
雖然部分生酮飲食的目的在於降低食慾,但當酮流感嚴重到有噁心感產生,建議可確認飲食中是否含有健康脂肪與必要能量,助於維持體力並緩解不適。
放輕鬆、避免過度運動
過渡期建議避免高強度訓練,給身體足夠休息。可選瑜伽、伸展等輕量運動,等症狀緩解再恢復正常運動習慣。
循序漸進減碳水
若一次大幅削減碳水感到不適,不妨改為逐步減少攝取,讓身體有更多時間適應生酮飲食,減少酮流感的發生。
常見營養素缺乏的可能後果
雖然「酮流感」屬於短期適應過程,但長期執行生酮飲食時,若缺乏某些營養素,可能會帶來以下影響:
- 纖維不足 → 容易導致便秘與腸道相關問題 : 由於限制大量澱粉與水果來源,可能導致膳食纖維不足。
- 維生素 B 群不足 → 代謝變慢、注意力不集中 : 雖然肉類也含有 B 群,但全穀類也是重要來源,因此可能產生 B 群攝取不足的情況。
- 維生素 C 不足 → 免疫力下降、容易牙齦出血、傷口癒合變慢 : 水果是維生素 C 重要食物來源,生酮飲食限制了水果攝取,需特別注意維生素 C 補充來源。
- 電解質失衡(鈉、鉀、鎂) → 肌肉痙攣、心悸、疲勞等 : 因為當碳水攝取極低時,隨著水分的流失,電解質也容易跟著流失,需特別注意。
- 鈣與維生素 D 缺乏 → 增加骨質疏鬆與肌少症風險 : 乳製品是鈣質與維生素 D 的重要食物來源之一,因含有乳糖,生酮飲食可能會限制部分攝取,因此須注意鈣質與維生素 D 的補充。
生酮飲食風險重點一覽表
類別 | 重點 |
---|---|
生酮飲食概述 | 高脂肪、低碳水,促使身體進入酮症。 有助於體重管理與血糖穩定,最初用於治療癲癇。 建議在專業指導下進行。 |
不適合族群 | 1. 糖尿病患者(尤其 1 型) 2. 肝臟或腎臟疾病患者 3. 孕婦與哺乳期婦女 4. 消化系統問題者 5. 兒童與青少年 6. 心血管疾病患者 |
常見副作用 | 1. 營養不均衡(缺纖維、維生素、礦物質) 2. 酮流感(頭痛、疲勞、易怒、腸胃不適) 3. 消化問題(便秘) 4. 心血管風險(血脂異常) 5. 肝腎負擔 |
甜點可以怎麼吃 | - 選低熱量甜味劑(如赤藻糖醇) - 控制碳水總量 - 挑選減醣、無糖食品 |
減緩酮流感方法 | 1. 多喝水 2. 補充電解質(鈉、鉀、鎂等) 3. 適當補充熱量 4. 放輕鬆、避免過度運動 5. 循序漸進減碳水 |
長期營養缺乏可能後果 | - 纖維不足 → 便秘 - 維生素 B 群不足 → 代謝變慢、注意力下降 - 維生素 C 不足 → 免疫力降低、牙齦出血、傷口恢復變慢 - 電解質失衡 → 肌肉痙攣、心悸 - 鈣與維生素 D 缺乏 → 骨質疏鬆、肌少症風險增加 |
認識生酮飲食的風險 : 平衡效果與安全才是長久之道
生酮飲食近年來廣受關注,不僅能幫助體重管理,也可能改善某些健康狀況。然而,它並非完全沒有風險,若長期執行不當,可能導致電解質失衡、營養素缺乏,甚至引發特定人群的健康問題。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與青少年,以及糖尿病患或肝腎功能異常者,皆應先諮詢醫師再決定是否適合執行生酮飲食。若選擇採行生酮飲食,務必在專業指導下進行,並持續監測身體狀態,確保營養均衡,才能兼顧效果與安全。
互動小遊戲,答對領專屬折扣碼 !
參考資料
生酮飲食要怎麼執行 ? 認識生酮飲食的原理與優缺點!
https://www.lowcalday.com/200/
傳統生酮飲食法 : 生酮飲食入門指南
https://www.dgifood.com.tw/article_d.php?lang=tw&tb=8&id=225
Remedies for Keto Flu
https://www.webmd.com/diet/remedies-for-keto-flu
維生素、礦物質的力量:不可忽視維持新陳代謝的關鍵
https://www.dgifood.com.tw/article_d.php?lang=tw&tb=8&id=213
膳食纖維是什麼?從飽足感到腸胃健康的全面攻略
https://www.dgifood.com.tw/article_d.php?lang=tw&tb=8&id=216
水溶性膳食纖維&非水溶性膳食纖維 : 如何聰明攝取膳食纖維
https://www.dgifood.com.tw/article_d.php?lang=tw&tb=8&id=224
膳食纖維不足?解鎖健康關鍵,讓你遠離代謝慢性病!
https://www.cathay-hcm.com.tw/tw/front/news/newsItem/8ac484f090ac9c4c01921d74d9463930
天然維生素B群,跟著『我的餐盤』吃全穀,補充每日活力!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560&pid=14866
Vitamin C deficiency
https://www.healthdirect.gov.au/vitamin-c-deficiency
Do you need electrolyte supplementation on a low-carb or keto di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