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討減肥和健康飲食的無數論述中,碳水化合物經常處於風口浪尖,被視為減肥旅程中的大敵或必需的能量來源。這種營養素在衛生署的飲食指南中佔有重要比例,卻也是許多飲食法熱烈討論的焦點。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和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一個複雜的話題。
碳水化合物是構成我們日常飲食的基礎,包括簡單的糖類如葡萄糖和果糖,到複雜的澱粉和纖維素,它們在我們體內扮演著關鍵角色。從提供快速的能量到維持長期的健康,碳水化合物的功能多樣而重要。然而,在當代社會,隨著過度加工食品的普及和對快速減肥方法的追求,碳水化合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成為了熱門討論話題。
在這篇文章中,將深入探討碳水化合物的不同類型,從單醣到多醣,並解析它們在身體中的具體作用。同時,將探討碳水化合物攝取如何影響減肥和健康,以及如何在追求減重的同時保持碳水化合物的均衡攝入。
碳水化合物的基本 4 大作用
碳水化合物由碳、氫和氧組成,並且根據其化學結構的複雜性可以分為單醣、雙醣和多醣。碳水化合物是人體必需的主要營養素之一,它們在我們的飲食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尤其是作為能量的主要來源。
能量供應
身體將碳水化合物分解為葡萄糖,這是血液中的主要能量來源,為細胞、組織和器官提供能量。
葡萄糖可以被立即使用,也可以儲存在肝臟和肌肉中,以便需要時使用。
調節血糖和胰島素反應
胰臟分泌胰島素,幫助葡萄糖從血液進入細胞。一旦進入細胞,葡萄糖會與氧氣一起作用,以產生能量。
大腦、肌肉和神經系統都依賴葡萄糖作為主要燃料來產生能量。胰島素的正常功能對於維持穩定的血糖十分重要。
增加飽足感
膳食纖維是一種複雜的健康碳水化合物,透過吸水膨大,和幫助穩定血糖,可以增加飽足感。
支持腸道健康
益生元是能被腸道微生物降解的營養素。益生元能夠滋養腸道微生物,其降解產物—短鏈脂肪酸會進入血液循環,從而影響不僅是胃腸道,還包括其他器官。
碳水化合物中的果寡糖(FOS)和半乳寡糖(GOS)則是兩種主要益生元類型。
碳水化合物的 6 大分類
碳水化合物對人體十分重要,根據其化學結構和作用方式,可以分為 6 個主要類型:單醣、雙醣、寡糖、澱粉、肝醣和膳食纖維。每種類型在人體中扮演著獨特的角色,對健康有著不同的影響。
單醣(Monosaccharides)
單醣是簡單的糖類,其中最常見的是葡萄糖。葡萄糖是能量的重要來源,也是構成澱粉和纖維的基本單位。
與葡萄糖化學式相同的還有半乳糖和果糖。半乳糖與葡萄糖結合形成乳糖;而果糖則存在於水果中。
雖然這三種單醣的化學式均為 C6H12O6,但其結構與化學性質各不相同。
雙醣(Disaccharides)
雙醣是兩個單醣透過脫水反應形成。常見雙醣包括乳糖、麥芽糖和蔗糖。
乳糖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兩個單位組成的雙醣,天然存在於牛奶中。麥芽糖是由兩個葡萄糖分子通過脫水反應形成的雙醣。
最常見的雙醣是蔗糖,它由葡萄糖和果糖構成。
寡糖(Oligosaccharides)
寡糖是一種由三到十個單醣組成的碳水化合物。許多寡糖自然存在於常見的水果和蔬菜中,因此我們很可能經常攝取它們。
大多數寡糖無法被人類消化道分解,而是直接通過腸道到達結腸,在那裡它們為益菌提供養分並支持生長。
澱粉(Starch)
澱粉是植物中儲存糖的形式,主要由直鏈澱粉(amylose)和支鏈澱粉(amylopectin)組成。
植物能夠合成葡萄糖,超過植物即時能量需求的多餘葡萄糖會以澱粉的形式儲存。
人類攝取的澱粉會被酶分解成較小的分子,如麥芽糖和葡萄糖,細胞隨後可以吸收這些葡萄糖。
肝醣( Glycogen)
肝醣是人類和其他脊椎動物中儲存葡萄糖的形式,由葡萄糖組成。
肝醣等同於動物體內的澱粉,具有高度的分支結構,通常儲存在肝臟和肌肉細胞中。
膳食纖維(Fiber)
膳食纖維是一種複雜的碳水化合物。大多數纖維無法被身體分解,因此攝取含纖維的食物有助於增加飽腹感,減少過度進食的可能性。
高纖飲食還可能有助於預防胃腸問題,如便秘。此外,纖維還可能有助於降低膽固醇和血糖。
膳食纖維主要存在於許多植物來源的食物中,包括水果、蔬菜、堅果、種子、豆類和全穀類食品。
碳水化合物與減重
碳水化合物是減重與健康討論中的熱門話題。不同種類的碳水化合物對體重管理的影響各有不同,關鍵在於選擇正確的類型和適量的攝取。
- 提供熱量,並可能以脂肪形式儲存:碳水化合物是身體的主要能量來源,以維持人體正常功能。如果攝取了過多的葡萄糖,身體會將其儲存在肌肉或肝臟中。一旦這些儲存空間達到上限,身體會將多餘的葡萄糖轉化為脂肪。
- 影響血糖和胰島素:簡單碳水化合物(如糖果)會迅速升高血糖值,促使胰臟分泌胰島素,將葡萄糖儲存於細胞中。
而複雜碳水化合物(如全穀物、豆類)需要更長的時間消化,因此較不會引起血糖劇烈波動,當血糖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下,通常可以帶來更持久的飽足感。 - 膳食纖維的作用:膳食纖維是一種健康的複雜碳水化合物,大多數纖維無法被身體分解,並能延緩糖分吸收,可助於增加飽足感,因此有利於減重。除此之外,纖維還有助於降低膽固醇與改善便祕。
5 大飲食方法對碳水化合物需求
不同的飲食法對碳水化合物的需求有所差異,這些差異反應了各種飲食策略對於健康和體重管理的不同重視點。以下是幾種流行飲食法對碳水化合物需求的概述:
生酮飲食
生酮飲食是一種以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適量蛋白質為特色的飲食方式,其脂肪約佔總熱量 75 %、蛋白質約佔總熱量 20%、碳水化合物約佔總熱量 5%。
高蛋白飲食
高蛋白飲食通常的起始比例為蛋白質佔總熱量的 30%、脂肪佔總熱量的 30%、碳水化合物佔總熱量的 40%。
這個起始比例僅作為參考,許多高蛋白飲食的支持者發現,根據個人需求,可能會更適合稍微增加或減少某一種營養素。
低碳水飲食
低碳飲食對碳水的限制比生酮飲食更寬鬆一點。原理在減少糖和澱粉,促進脂肪燃燒作為主要能量來源,幫助穩定血糖、減輕體重。
營養素比例為脂肪約 60% 的總熱量、碳水化合物約 20% 的總熱量、蛋白質約 20% 的總熱量。
低GI飲食
低 GI 飲食強調選擇低 GI 的碳水化合物,這些食物對血糖影響較小,有助於維持血糖穩定。
熱量分配通常為碳水化合物佔總熱量的 45% 至 50%(以低 GI 碳水化合物為主)、蛋白質佔總熱量的 20% 至 25%、脂肪佔總熱量的 30% 至 35%。
均衡飲食
根據衛生署107年新版「每日飲食指南」,飲食建議不僅以預防營養素缺乏為目標,還參考了最新的流行病學研究成果,以降低心臟血管代謝疾病及癌症風險為考量。
建議的三大營養素比例如下,蛋白質佔總熱量的 10% 至 20%、脂質佔總熱量的 20% 至 30%、碳水化合物佔總熱量的 50% 至 60%。
未精製澱粉 VS. 精製澱粉
- 未精製澱粉 : 未精製澱粉,也會聽到原型澱粉的稱法,指的是未經加工的原型態食物,例如糙米、地瓜和南瓜。這類食物富含膳食纖維,可以增加飽足感,從而減少過多熱量的攝取,有助於體重控制。
未精製澱粉大多屬於低升糖指數(GI值)的食物,能夠延緩飯後血糖的上升速度,降低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相關疾病的風險。此外,未精製澱粉保留了更多的營養素。例如,糙米中的營養成分大多存在於麩皮和胚芽中,能提供更多的維生素B群、鎂、鐵、鋅等多種重要營養素。
- 精製澱粉 : 精製澱粉是指經過加工後,去除麩皮和胚芽之相關澱粉食物,例如白米、白麵包等。這些食物通常營養價值較低,熱量較高,且容易被身體快速消化,較易引起血糖波動,不利於體重控制。
碳水化合物重點一覽表
主題 | 說明 |
碳水化合物的基本介紹 | 由碳、氫、氧組成,是身體的主要能量來源。 碳水化合物包含糖類、澱粉和纖維。 |
碳水化合物的4 大作用 | 能量供應、調節血糖和胰島素反應、 增加飽足感、支持腸道健康 |
碳水化合物 6 大類型 | 1. 單醣:包含葡萄糖、果糖等 2. 雙醣:包含蔗糖、乳糖等 3. 寡糖:益生元來源 4. 澱粉:植物儲存型糖 5. 肝醣:人體儲存型糖 6. 膳食纖維:助於腸道健康、增加飽足感 |
與減重的關聯 | 適量攝取複雜碳水可提供人體所需能量, 並且有助延長飽足感; 過多攝取則可能轉化為脂肪儲存。 |
膳食纖維的角色 | 無法被消化,幫助消化道健康、延緩糖分吸收、 促進飽足、有助於降低膽固醇與預防便祕。 |
常見飲食方式的碳水需求 | 生酮飲食:極低,碳水約 5% 高蛋白飲食:含有更多蛋白質,碳水約 40% 低碳飲食:比生酮飲食稍微寬鬆,碳水約 20 % 低GI飲食:強調選擇低GI食物,碳水約 45% 至 50% 均衡飲食:依衛生署建議比例,碳水約 50 至 60 % |
不同澱粉的差異 | 非精製澱粉(如全穀)有助於穩定血糖與體重控制; 精製澱粉(如糖果)容易造成血糖波動、不利減重。 |
碳水化合物不必是減肥的敵人
飲食控制的過程中,不必對碳水化合物聞風喪膽,關鍵在於選擇正確的來源和適量的攝取。
未精製澱粉如糙米、地瓜和南瓜等,富含膳食纖維和營養素,有助於增加飽足感,減少熱量攝取。相對而言,精製澱粉則容易引起血糖波動,較不利於減肥。因此,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選擇營養豐富的食物,有助於減肥過程中維持健康與生活品質!
參考資料
每日飲食指南手冊
https://www.hpa.gov.tw/Pages/EBook.aspx?nodeid=1208
揭開醣的神秘面紗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b0e07007-6677-445b-a7eb-8700643d4a99
Carbohydrates: What They Are, Function & Types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articles/15416-carbohydrate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arbohydrates | Biology for Majors I
https://courses.lumenlearning.com/wm-biology1/chapter/reading-types-of-carbohydrates/
Carbohydrates - MedlinePlus
https://medlineplus.gov/carbohydrates.html
Carbohydrates and the glycaemic index
https://www.betterhealth.vic.gov.au/health/healthyliving/carbohydrates-and-the-glycaemic-index
Prebiotics: Definition, Types, Sources,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6463098/
What Are Oligosaccharides? All You Need to Know
https://www.healthline.com/nutrition/oligosaccharides
膳食纖維是什麼?從飽足感到腸胃健康的全面攻略
https://www.dgifood.com.tw/article_d.php?lang=tw&tb=8&id=216
生酮飲食要怎麼執行 ? 認識生酮飲食的原理與優缺點!
https://www.lowcalday.com/200/
什麼是低碳飲食 ? 新手快速上手的核心觀念與指南
https://www.lowcalday.com/195/
A High-Protein Diet: Is It Right for You?
https://www.verywellfit.com/is-a-high-protein-diet-best-for-weight-loss-3495768
Low-glycemic diet | EBSCO Research Starters
https://www.ebsco.com/research-starters/nutrition-and-dietetics/low-glycemic-diet
打造自己的低GI飲食菜單,認識GI值和低GI飲食 !
https://www.lowcalday.com/368/
「未精製」澱粉vs.「精製」澱粉,它們差在哪呢?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561&pid=14893&sid=14889
免責聲明
本文所提供的健康資訊和飲食建議僅供參考,並不構成專業醫療意見。若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醫生或營養師的專業建議。每個人的健康狀況不同,飲食調整應根據個人需求來進行。本網站不對因使用本文資訊而可能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後果負責。
延伸閱讀
-
2024-02-20 淨碳水化合物:探索碳水化合物中,影響血糖與熱量的關鍵 -
2024-02-13 抗性澱粉是什麼?掌握正確選擇,讓澱粉成為飲食計畫的幫手 -
2024-02-16 以膳食纖維為參數的生酮飲食 : 不一樣的生酮飲食 -
2024-02-16 異麥芽寡糖:自然甜味背後的健康秘密一次看懂 -
2024-02-14 寡糖是什麼?用它替代糖,享受甜食更安心! -
2024-02-16 寡糖、糖醇、人工甜味劑:比較不同的甜味來源 -
2025-07-28 Fibersym® RW 是什麼?認識抗性澱粉新食材 -
2024-02-08 洋車前子是什麼?纖維滿分的秘密食材大解析 天然的水溶性膳食纖維,是低卡食材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