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鏈脂肪酸型生酮飲食與傳統生酮飲食主要目的都在促進身體進入生酮狀態,以脂肪而非碳水化合物為主要能量來源。傳統生酮飲食強調高脂肪、極低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比例,而中鏈脂肪酸型生酮飲食比起傳統生酮飲食,更特別注重中鏈脂肪酸的攝入,這類脂肪酸能更快被身體轉化為能量,從而可能提供更快進入生酮狀態的途徑,讓生酮飲食的執行上更有效率。透過了解這 2 種生酮飲食的差別,可以依照個人身體狀況,選擇更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
傳統生酮飲食簡介
傳統生酮飲食強調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及適量蛋白質的攝入,以促進身體進入生酮狀態,使用脂肪而非碳水化合物作為主要能量來源。這種飲食被認為有助於減重、幫助血糖控制及治療癲癇。實施建議包括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食物、選擇健康脂肪、適量蛋白質攝入,以確保身體能有效進入並維持生酮狀態。
其飲食比例建議一般為脂肪佔總熱量的 75 %、蛋白質佔總熱量的 20 %、碳水化合物佔總熱量的 5 %。

中鏈脂肪酸型生酮飲食基本概念
中鏈脂肪酸(MCT, 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在體內的吸收與運輸效率高於一般脂肪酸,能產生更多酮體。因此,採用 MCT 型生酮飲食時,所需的總脂肪量可較傳統生酮飲食少,進而能允許攝取更多的碳水化合物,提升飲食的多樣性與均衡性。
中鏈脂肪酸是什麼?
中鏈脂肪酸(Medium-Chain Fatty Acids, MCFAs)是碳鏈長度介於 8 至 12 個碳原子的飽和脂肪酸,與一般長鏈脂肪酸相比,它們因分子量較小、水溶性更高,在中性環境下更容易被離子化並具有較佳的溶解度。
這些特性使中鏈脂肪酸不需膽汁乳化即可被胰脂解酶迅速分解,隨後經肝門靜脈直接送至肝臟代謝,快速轉換成能量供身體利用,而不是像長鏈脂肪酸一樣透過淋巴、血液循環輸送至全身,因此降低脂肪在周邊組織與血管堆積的機會。
不過,這種快速代謝的特性主要出現在碳鏈長度 10 以下的中鏈脂肪酸中。常見的中鏈脂肪酸來源為椰子油與棕櫚仁油,市售的 MCT 油通常以這些原料提煉,可分為 100% MCT 或含有長鏈脂肪酸的混合產品。
人體在分解脂肪時會產生酮體,而 MCT 較長鏈脂肪酸更能有效生成酮體,能更快速進入生酮狀態。這樣的特性讓採用 MCT 的生酮飲食能容許相對較高的碳水化合物攝取,使得整體飲食更有彈性,也更容易長期執行。
快速被吸收運用
降低脂肪在周邊組織與血管堆積的機會。
幫助生酮飲食執行更容易
比長鏈脂肪酸更有效生成酮體,幫助更快進入生酮狀態。
中鏈與長鏈脂肪酸的差別
中鏈脂肪酸
具有 8-10 個碳的中鏈脂肪酸,主要是經由腸道與肝臟之間的肝門靜脈直接送往肝臟處理。其比較容易消化,也較不易脂肪堆積。另外,中鏈脂肪酸比一般長鏈飽和脂肪,更容易產生酮體,幫助身體進入生酮狀態。
中鏈脂肪酸在人體的代謝過程:
- 進食
- 到腸道後直接吸收
- 透過肝門靜脈被人體運用,這個歷程相比長鏈脂肪酸十分快速,大約是 15 分鐘左右
長鏈脂肪酸
長鏈脂肪酸的碳數在 12 個以上,長鏈脂肪酸到最後目的地(如肌肉、脂肪組織等)的輸送過程漫長,較中鏈脂肪酸容易儲存成脂肪。
長鏈脂肪酸在人體的代謝過程:
- 進食
- 在腸胃道經過一連串的消化分解
- 變成乳糜狀進入到淋巴循環
- 接著依序進入到胸管、左鎖骨下靜脈然後進入到血液循環系統供身體使用

中鏈脂肪酸型生酮飲食的營養比例
底下提供了 MCT 生酮飲食最初被設計的營養比例,然而部分人攝取太多 MCT 油脂可能會腹瀉或嘔吐,因此仍可按個人狀況調整 MCT 油與長鏈脂肪的比例。
MCT 油
佔每日所需總熱量約 50 %
除了 MCT 之外的油脂
佔每日所需總熱量約 21 %
蛋白質
佔每日所需總熱量約 10 %
碳水化合物
佔每日所需總熱量約 19 %
在中鏈脂肪酸型生酮飲食中可以發現碳水化合物的容許量明顯增加,傳統生酮飲食只能攝取大約總熱量的 5 %,而中鏈脂肪酸型生酮飲食可以攝取約總熱量之 19 % 之碳水化合物,這是因為 MCT 油更容易幫助身體進入生酮狀態,因此比起包含更多長鏈脂肪酸的生酮飲食,MCT 生酮飲食法可以容許攝取到更多的碳水化合物。
對於喜愛澱粉類食物的族群,選擇中鏈脂肪酸型生酮飲食,不但能達到與傳統生酮飲食差不多的效果,又能夠享受到更多的碳水化合物,而更容易維持長期的飲食計畫,降低因為對於食物壓抑過度而暴飲暴食的機會。
中鏈脂肪酸型生酮飲食的優缺點
優點:
較容易消化吸收 : 可以快速提供能量給身體使用,降低堆積脂肪的機會。
更容易進入生酮狀態 : MCT 油可以更有效率地讓身體產生酮體。
有利長期的堅持 : 相比於傳統生酮飲食,此飲食法可以攝取更多碳水化合物,有利於長期飲食計畫的維持。
缺點:
MCT 油較少見 : 很少餐廳會以 MCT 油料理餐點,對於外食族,此飲食法實施上容易遇到阻礙,通常需自己準備餐食。
一定程度增加飲食上的花費 : MCT 油因為需要從天然油中提煉出來,因此在價格上較昂貴。
中鏈脂肪酸 vs 傳統生酮飲食重點一覽表
項目 | MCT 生酮飲食 | 傳統生酮飲食 |
---|---|---|
主要脂肪來源 | 中鏈脂肪酸 | 不特別強調脂肪種類 ( 一般容易攝取到的脂肪為長鏈脂肪酸 ) |
能量轉換效率 | MCT 代謝快速, 能在約 15 分鐘內轉換成能量 |
LCT 代謝較慢, 需經淋巴循環進入血液, 再透過血液系統運送至全身 |
碳水化合物 容許量 |
約佔總熱量 19%,飲食彈性較高, 可吃較多碳水化合物 |
約佔總熱量 5%,碳水限制嚴格 |
營養比例建議 | - MCT 脂肪 50% - 其他脂肪 21% - 蛋白質 10% - 碳水化合物 19% |
- 脂肪 75% - 蛋白質 20% - 碳水化合物 5% |
飲食特色 | 總脂肪需求較低 → 允許更多碳水化合物攝取 |
高脂肪、低碳水,限制較嚴格 |
優點 | - 快速進入生酮狀態 - 可攝取較多碳水 - 較容易長期堅持 |
- 通常所需花費較 MCT 生酮飲食低 - 食材選擇較普遍 |
缺點 | - MCT 油較昂貴 - 外食較難取得 - 過量易引起腸胃不適 |
- 碳水限制嚴格,較難長期執行 - 容易營養不均 |
中鏈脂肪酸生酮飲食與傳統生酮: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點
中鏈脂肪酸型生酮飲食與傳統生酮飲食在達到生酮狀態的核心理念上相似,但路徑有所不同。傳統生酮以高脂、嚴格低碳為主,以達到生酮狀態;而中鏈脂肪酸型生酮則利用中鏈脂肪酸快速產生能量與酮體的特性,使得碳水化合物攝取更有彈性,也讓飲食方式更容易長期維持。
對於追求持久可行性或需要更多食物選擇的人來說,MCT 型生酮或許是一個更貼近生活的選項;而傳統生酮則適合預算較有限,或喜歡食用高脂肉類等的人士。最重要的是,選擇哪種方式應根據個人健康目標、生活習慣與身體反應,並建議在專業醫療人員的指導下進行,以兼顧營養均衡與健康安全。
互動小遊戲,答對領專屬折扣碼 !
參考資料
傳統生酮飲食法 : 生酮飲食入門指南
https://www.dgifood.com.tw/article_d.php?lang=tw&tb=8&id=225
MCT Ketogenic Diet Plan
https://www.matthewsfriends.org/mct-ketogenic-diet-plan/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https://www.ntuh.gov.tw/ntuh/FormData!detail.action?af=4438
MCT Oil: Health Benefits, Common Uses and side effects
https://www.webmd.com/diet/mct-oil-health-benefits-common-uses
7 Science-Based Benefits of MCT Oil
https://www.healthline.com/nutrition/mct-oil-benefits
衛教影音| 肝基會
https://liver.org.tw/HEVideoView.php?sid=603
MCT Oil Tips: When to take it and how often
https://www.go-keto.com/en/academy/mct-oil-tips-when-to-take-it-and-how-often/
Long Chain Fatty Acid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topics/medicine-and-dentistry/long-chain-fatty-acid
乳糜胸低油飲食
https://www.cgh.org.tw/ec99/rwd1320/allphoto/5000/521.pdf
How Are Fats Digested, and Can You Speed Up the Process?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fat-digestion
營養學
Medium-chain Triglyceride Ketogenic Diet, An Effective Treatmentfor Drug-resistant Epilepsy and A Comparison with OtherKetogenic Diets
http://biomedj.cgu.edu.tw/pdfs/2013/36/1/images/BiomedJ_2013_36_1_9_107154.pdf